
常峰主任以《抗戰時期紅旗不倒的“水東”》為題,講述了以杞縣為中心的“水東”抗日革命根據地軍民英勇抗擊日寇的故事。他首先講解了“水東”革命根據地的來歷。1938年6月初,日本侵略軍的魔爪伸進了豫東杞縣、睢縣、太康、開封等地,蔣介石以阻止日軍進攻為名,指令國民黨軍在黃河花園口炸開大堤。黃河水經中牟奪賈魯河南下入淮,豫東十七縣成了一片澤國,史稱黃泛區。杞縣、睢縣、太康一帶在黃泛區以東,國民黨稱“泛東”,共產黨稱之為“水東”,在這里創建的革命根據地稱之為“水東”革命根據地。接下來,常峰主任以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戰斗故事的形式,以時間發展順序為線索,把黨領導下的豫東地區軍民奮勇殺敵、不怕犧牲的英雄事跡和吳芝圃、彭雪楓、唐克威等一大批革命人物,生動的展現在大家面前。
最后,常峰主任針對“水東”抗日根據地為何能夠堅持紅旗不倒,為大家總結了六個方面的原因:一是始終堅持黨的正確領導;二是堅持了正確的路線、方針、政策;三是有一支黨領導的攻無不克、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;四是結合本地實際加強了政權建設;五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敵工工作政策能夠得到落實;六是人民群眾的無私奉獻和相關單位的無私支援。
聽了這堂生動的黨史課,廣大黨、團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,一定要把先烈們的精神和意志傳承下去,發揚不怕困難和犧牲的光榮傳統,做好本職崗位工作,為企業發展和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。